鴻海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14日應邀出席阿里“2016杭州云棲大會”,認為大數據是“事前諸葛亮”,并透露集團杭州廠針對手機面板進行影像大數據實驗,成功讓制程良率提高達3成。
鴻海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今日應邀出席阿里“2016杭州云棲大會”,他認為大數據簡單而言就是“事前諸葛亮”,而大數據的種類將不只文字或圖形,并透露集團杭州廠針對手機面板進行影像大數據實驗,成功讓制程良率提高達3成。
郭臺銘表示,今日集團約有100多位高管參與云棲大會,前來學習如何善用大數據、裝上“新制造”的制造大腦,相信透過善用大數據,也能變成像阿里一樣有先進能力的公司,成為未來不會被淘汰的大企業。
郭臺銘認為,以最簡單的話來說,大數據就是事前諸葛亮,利用過去經驗累積獲得的大數據來預測未來。他指出,像開發模具或機構鍵,困難點在于如何準確迅速標出公差,以提升精密度。
郭臺銘指出,鴻海過去40年來開發上千萬套模具,利用過去積累的龐大經驗,能很快標出公差,同時也從阿里學到許多如何運用大數據的經驗,將累積出來的大數據加上人工智慧,交由電腦來進行做智慧制造。
郭臺銘透露,集團在生產大尺寸面板的杭州廠,最近針對新一代手機使用的顯示螢幕進行實驗,從過去利用制造過程中從機器上抓取品管數據,改為利用影像數據,將每片面版拍照累積成影像大數據來進行比對。
郭臺銘指出,面板生產過程中需要許多價格不斐的曝光機,集團利用過去僅用于制造的曝光機抓取出影像并進行比對。結果發現,探針探測在每30萬個制程后,就會出現規則性的彈性疲乏,導致探針“探錯點”,無法準確探測。
在瞭解材料壽命是30萬次后,杭州廠開始在29萬多次時換針、或換另一部機器進行,讓制程良率一下子提高了30%。這種利用大數據分析所進行的智能制造,讓集團可事先得知設備什么時候會壞,并能提前因應。
郭臺銘認為,大數據的種類也開始在轉變,將不局限于文字或圖形,也可能改為影像,未來的云計算、云儲存,看到的不只是單一的數據或圖形。以交通而言,利用過去累積出來的數十萬張影像,找出是哪部車開得慢、或哪個地方辦活動而影響交通,來找出真正問題。
郭臺銘也表示,現在許多人在談“互聯網+”,但以個人立場來看認為應該是“+互聯網”,像鴻海這樣的制造業要加上物聯網,就是“云移物大智網加機器人”,相信善用大數據,也能藉此變成像阿里一樣有先進能力的公司,成為未來不被淘汰的大企業。
郭臺銘認為,中小企業只要遇上硬體制造,也會面臨像鴻海一樣的問題,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做事前諸葛亮,以加強品質和技術。他表示,中小企業要成長、大企業也需要成長,如何分享、融合、和諧、共生,是此次前來學習到的最重要命題。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