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百貨店開“3D試衣間“ 意在搜集數據
編輯:雁楓 [ 2014-9-22 9:35:38 ]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數字告示
內容導航:
杭州百貨店開“3D試衣間“ 意在搜集數據
客人懶得試?“3D試衣”5秒換一件衣服
“3D試衣間的上線,能吸引不少客戶,從購物體驗來講,是一種新嘗試。”解百工作人員坦言,這種新型的購物模式對于用戶來講,至少新鮮有趣,能吸引到一群好奇的圍觀者,換一件衣服只要5秒鐘,多方便!
但對商家而言,意義不僅于此,“不少客戶其實會嫌麻煩,特別是冬天,脫換很不方便,即便有意向購買,但也可能會因厭煩頻繁試衣而放棄。”商場業內人士表示,3D技術將挽回一部分以往不愿試衣而流失的客戶,因為一旦3D技術運用成熟,整個試衣過程將會非常便捷,消費者購買衣服所花的時間將大幅度縮短。
網店“不能試”,“3D試衣”能搞掂?
3D試衣不單單能爭取到懶惰的顧客,對線上的網絡店鋪,它的意義也非同小可。以前很多網店賣衣服,都被吐槽說“不能試所以不敢買”,現在“3D試衣”橫空出世,是否能把網店的這一弊端問題解決掉?
森希爾智能科技方表示,已在研發用戶個人使用的攝像頭,一旦量產,并實現與商家的合作,網絡用戶就可以通過攝像頭掃描形體,實現試穿網商的產品。可以預見的是,對于以往懷疑“照片與實物不符”,或是對尺寸拿捏不準的網購者來說,這種購物模式將減小退貨的風險。
醉翁之意不在“試”而在搜集數據
“但技術成熟還需時日,不斷調試。”解百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對于集合了數以千計品牌的商場而言,往系統中錄入每件衣服的工程將非常浩大。
而在這些龐雜的數據背后,3D試衣間已能實現收集并分析錄入的數據。這也就意味著,技術方可以通過用戶在系統中輸入試衣的尺碼、顏色和材質,分析市場客群的消費習慣和愛好,以此來分析品牌定位,確定銷售計劃。
“對于款式多、更新快的品牌來說是一大利好,試衣間既能幫他們展示更多款式,還能夠通過數據分析,生產適合市場的產品,以減少庫存風險。”孫昊說,“通過數據分析,以后還可以考慮預售模式,即用戶試款后先下單,商家再去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
鏈接:3D試衣間的前世今生
3D試衣間早在2004年的時候就被媒體報道提及,2011年5月,俄羅斯一家名為AR Door的科技公司最早發明了一款“試衣魔鏡”,購物者站在試衣鏡前,裝置就會自動顯示試穿新衣以后的三維圖像。這一裝置當時還在俄羅斯的Top Shop門店試用。
隨后,類似的技術偶爾出現在服裝品牌發布會、商場活動等場所,卻并沒有作為一種試衣方式得到廣泛應用。隨著3D技術的成熟,以及國內網購的發展,目前有不少科技企業涉足了這一領域,甚至有企業開始研究將全息投影技術應用其中,但實際使用類似裝置的商家仍不多。
此次杭州3D試衣間將首次入駐商場,為消費者提供快速試衣服務。
頁碼:
上一頁
1
2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有意與本網合作者請與《數字標牌網》聯系。未經《數字標牌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即為侵權。
數字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