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標牌網】 服務熱線:400-6787-360 | 投稿郵箱 | 會員登錄 | 免費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RSS | 客戶服務 | |||
|
![]() |
市盈率:15.84倍
市凈率:2.46倍
上市地:美國
過去一年漲跌幅:-19.48%
“也許我應該是個寫詩的文學青年,只不過現在蛻變成了會創造生意的小資派。”江南春自己也沒想到他于2003年創建的分眾傳媒(FMCN.NASDAQ )已經是一家市值達34億美元的美國上市公司,僅次于百度、網易、新浪等,排名赴美上市的200多家中國概念股的第六位。
并購成就巨頭
分眾傳媒的成功來自它所開創的全新廣告模式,即通過在寫字樓、公寓、賣場中放置LCD屏幕進行視頻或數字圖像廣告的循環播放,特別針對中青年白領、中高端收入及消費人群進行營銷傳播。
江南春曾經這樣評價這一模式:“分眾抓住三個機會:第一是媒體從大眾化向分眾化、精準化發展趨勢;第二是媒體時空改變,消費者生活多元化和碎片化;第三是媒體渠道化機會,我們發現當消費者處在比廣告更無聊的時空時,廣告就被人看了。”簡單地說,大眾無聊時間無處不在,而分眾則致力于將無聊填滿。
雖然沒人否認這一點,但是行業分析師對分眾傳媒統一的評價卻是:“沒有并購可能就沒有今天的分眾傳媒,而分眾傳媒也正是依托并購走上了股價的巔峰。”
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作為中國第一只純廣告傳媒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從這一天起,一系列震撼中國傳媒市場的并購事件接連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2006年1月,由于接連收購了電梯框架廣告商框架傳媒以及主要競爭對手聚眾傳媒,分眾傳媒得以初步形成在樓宇、電梯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其商業樓宇液晶屏廣告、公寓電梯平面媒體網絡廣告領域取得了同樣的業績增長。
一年后的2006年7月,分眾傳媒的股價已較上市首日上漲了200%。
在這之后,分眾又先后收購了凱威點告與網絡廣告提供商——好耶,正式進入手機和互聯網廣告領域。在樓宇、電梯廣告市場不能帶來突破性增長情況下,分眾開始嘗試進入手機與互聯網領域。2007年12月,又以昂貴的價格買下璽城,占領了賣場廣告90%市場。
至此,分眾已經連續收購60余家公司,其資產與營收也因不斷地并購而持續增長。其股價也在2007年11月達到65美元的峰值。
完成資產清理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2008年開始,分眾傳媒開始感覺到“消化不良”。由于并購活動令分眾的軀干快速擴大,管理運營成本快速增長,而運營利潤與稅后利潤出現大幅虧損,業績在2008年底陷入低谷。
進入2009年后,江南春開始反思此前缺乏價值觀的并購策略,分眾亦進入整體業務調整與收縮階段。
近8個季度以來,分眾傳媒的收入一直呈穩定增長的狀態。
今年3月20日,分眾發布了強勁的2011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公司第四財季營收為2.56億美元,同比增長61%。得益于利潤率的提升,每股攤薄收益達0.55美元,同比增長65%,高于預期。另外,由于全線廣告業務的出色表現,來自核心廣告業務凈營收同比增長63%,占總營收的93%。
“分眾傳媒擁有多樣化的廣告客戶,遍布多個領域。另外,拓展互動電視廣告將令分眾傳媒進入新的廣告服務市場。”摩根士丹利認為,目前分眾傳媒股價被低估,并將目標股價從46.50美元調高至49.10美元。
不過去年11月,分眾傳媒因遭遇“渾水公司”等調查機構的質疑和做空,股價曾一夜暴跌超過60%,此后也一直持續疲軟。
高盛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雖然渾水公司發布的報告產生了持續影響,但這些問題都已經反映在預期和當前的估值中。我們認為,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該股目前對應2012和2013年的市盈率分別為8.3倍和6.8倍。該股距離我們43美元的新目標價還有115%的上漲空間。”